《寂静之吹拂》后我又创作《弥漫》系列。《弥漫》系列相对于《寂静》系列人物更加突出,背景更加消融。后来又有风景创作《在路上》系列和《路口》系列,以及还在继续创作着的《有多少留存,有多少消失》系列。有些路,有些路口是你无数次走过,一直会在你脑海里的,我在尝试将这种感受表达出来。
有人说过我的画细腻。我自己认为此细非彼细。很多本来寻常的东西在画家的眼中有时会变成独一无二的别致。当光线让白色的布料变得多情变得迷人,当阴影让灰色的褶皱变得忧郁变得动容,我拿着画笔在画布上描绘着这些动人的东西,试图让这些细腻的体会溶于我的每一个笔触,希望再现这些美好的或者是忧伤的感受。画家必须是敏感的,我觉得自己算不上一个非常敏锐的人,但是在艺术上,我的眼睛很敏感,我的心也随着眼睛变得细腻,悬笔的手亦跟着这些细腻的体会在画布上细致地寻找那些让我心动的景致。
我对写实绘画有一种天生的好感,总感觉写实可以带我更靠近真实,虽然这个真实遥不可及,甚至无法触碰,但是我本能地向往它,就像热爱生活向往幸福生活般的。就像阳光打在模特身上,落在桌上,扫过书本和瓶瓶罐罐,我知道眼前的一切并不是完全的真实,真实的东西或许就藏在我心中,藏在在阳光后。我觉得有时候笔下传达的太物质,但这并非我本意,我总是想表达隐匿在物质后的东西,太微妙,太神奇。我涂涂抹抹,反反复复,想要更接近那种真实。
有时候总会选择回避,本能地遮蔽一些我不喜欢的,惶恐的东西。因而在我的人物画中,看上去总在追求一种澄净,撇去一切乱人心的东西,回归到安静,再安静的气氛中。甚至不自觉地在这种有点理想主义的逃避中遮挡了我的情感。但是在风景画中,我似乎受到的羁绊要少很多。有些话想说却不能说,说不出,难以说。有些情绪不能显现,或者不能显现太多。人们总是在自我压抑中积极地寻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理智与高贵。在出色的作品中,敏锐的人一眼就感觉到画家的热情,不敏锐的人也能从说不出来中找到一些难以说清楚的共鸣。在画《路口——柳浪闻莺》前,我看到南山路梧桐后面的隐隐约约的夕阳,会产生一种来不及的有些惆怅的情感。我创作了这幅画,没有回避太多。“寂静”是排除所有日常琐事与喧嚣之后的纯净,“吹拂”则是时间对记忆的洗涤,如沙漏般筛去尘世的杂乱。寂静之吹拂,吹来的是淌过我内心的时间之河,“寂静”自身悄然谢幕,真实涌上前来。在创作时我会沉浸在属于我自己的一片寂静的微光闪烁的氛围里。这时窗外的车水马龙就都停止了,也暂时与我无关了。我不愿在画中放入太多社会性的因素,反而是要返回到原初的心之宁静。
Copyright Reserved 2000-2024 雅昌艺术网 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030053广播电视制作经营许可证(粤)字第717号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京公网安备 11011302000792号粤ICP备17056390号-4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909402号互联网域名注册证书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2018]3670-1221号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粤)字第021号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可信网站验证服务证书2012040503023850号